核心導讀:
在探索“互聯網+外貿”跨境貿易模進程中,大龍網扮演的是共贏者、先行者的角色,而所謂“先行”更大程度上是與時俱進、先行先試,向創新要創造。“跨境電商不是革命的模式,是能共進的模式,是國際間的共贏商務模式,大家共贏,提升效率,移動互聯網端就可以達成交易了。我們的口號是服務一切人!”大龍網CEO馮劍峰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將相關采訪對話實錄編輯整理如下:
共贏的互利邏輯
如何幫助國內實體企業走出國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入鄉隨俗”,即遵守對方的商貿規則,不破壞對方的商業生態,在互利的基礎上制造共贏局面。走出去,就必然產生競爭,但這種競爭不是簡單粗暴的“零和博弈” ……
媒體:大龍網出口跨境電商模式與常見的B2C、C2C模式不同,而是選擇了連接中國制造商與海外零售商的M2B(或B2B)模式。為何選擇這種獨特的模式?與阿里巴巴的B2B模式又有何不同?
馮劍峰:跨境電商市場非常非常大。中國一年進出口5萬億美金,現在已經上市的不到萬分之一,而阿里電商系統占中國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達到26%。比較一下26%和萬分之一,你就可以想象跨境電商未來的市場空間。所以,對國內企業來講,“走出去”將擁有更大更廣闊的的市場空間。
但,要想走出去,首先要懂得“遵守”和不制造傷害,這也決定大龍網的跨境商務B2B模式不同于阿里。
從工廠M(制造商)到終端消費者C,整個跨境電商的產業鏈是很長的,其中包括貿易商、出口商、批發商、零售商等等,跨境電商其實就是取其片段,把中間的產業都隔離掉,直接連接工廠和消費者。B2B是一種模式,為什么選擇它?是因為我們看到傳統的B2C的模式有不可逾越的障礙,而且這不是以企業的努力為轉移的。
事實上,B2C模式革了對方國家進口商、貿易商的命,沖擊了對方國家零售商的就業機會,又不向對方國家納稅,這種方式已經侵犯到對方國家的經濟利益。所以盡管國際上確允許百姓擁有海外采購個人物品的渠道,但是這肯定會收緊。大龍3年前從B2C徹底轉到B2B,原因就是我們在巴西考察時發現,巴西海關已經開始用隱性的方式控制流入。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遵循傳統國際貿易的法則,大龍網選擇將中國的制造商與全球的零售商、批發商對接,這就是B2B通道。
阿里巴巴是PC電商時代的第一個B2B,可以說是網上的黃頁,只是連接了交易雙方,但樣品體驗、支付、物流等等都是線下的,所以這個1.0版本是收取會員費的。到了阿里跨境電商2.0,比如速賣通,最初是想建立網上自采渠道,海外商家向中國直接下單、在線交易,但最后都做成了B2C的模式。
原因在于,B2B是需要信任的,需要產品體驗和服務的建立,而這些純粹在線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大龍網選擇了在對方國家開設樣品館進行體驗,這也是中國商務部鼓勵的方向。 目前,我們的海外樣品館在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地都有。我們通過線上社交OSELL APP解決人與人之間連接與溝通問題,同時通過線下全球網貿會,實現品牌發布、樣品展示、商務洽談等方法讓全球化本土落地,從而更好地解決跨境貿易商人之間交流、交易的信任問題。
跨境貿易“領航員”
我們是行業的“領航員”,我們是服務者,不是運動員;我們不參與交易,只提供服務,因為再好的攻略,都不如牛逼的向導……
媒體:從B2B到B2B,大龍網的定位是什么?
馮劍峰:大龍網一路走來,從最初的做B2C開始,逐漸轉向B2B,從自己做銷售,逐漸轉向做平臺,我們歷經了跨境貿易鏈條上的每一環。這些年我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探路,去探險最適合行業發展,最適合大龍網自身的路。今天,我想我們終于找到了。所以我們的定位是:大龍網是跨境貿易行業的“領航員”。我們是服務者,不是運動員。我們幫助中國品牌商了解市場、通過APP找到買家,無障礙溝通,通過網貿會建立信任,并給與海外落地本土化支持。我們不參與交易,只提供服務。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品牌走出去,必然對中國的制造業提出了很多難題,物流、語言等障礙。我們是用經驗和移動互聯網這個工具做出一個渠道來,大龍網打造的“全球商人服務社交平臺”,讓全球商人在線上結識、看品、詢單、交友,最終完成交易。我們是服務伙伴,服務一切人,不是競爭對手,我們是中國品牌的帶路者,要幫中國企業走出去。
著名媒體人羅振宇有句話描述羅輯思維,叫做“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這句話稍微改一下,就能形容我們大龍網,叫做“自帶系統、不裝主機、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大龍網本質是提供的是一套工具,就像U盤一樣,插在哪個主機上都能使用。我們服務于品牌商,供應商,展會和其他電商,全球自由協作,換句話說,我們與阿里巴巴的模式沒有本質上的沖突,我們可以服務于阿里的模式。
“順勢”的貿易思維
“人往高處走,貨往低處流”,我們在審視國內外貿政策的同時,更要異乎尋常地關注貿易所在國的暗設壁壘,要研判經濟貿易中的國與國之間的“大勢” ……
媒體:我注意到大龍網設立海外館、海外倉的國家大都是新興市場國家。為什么選擇新興國家的市場定位?而不是傳統上與中國貿易額較大的歐美發達市場?
馮劍峰:大龍網從一開始定位的全球5大地區,就是全球經濟的新興國家,沒有對接發達國家。其中的原因,就是目前中國制造的定位還是接單的定位,如果對于發達市場使用中國的自有品牌,往往會產生高壁壘;而新興市場更愿意接受中國的自主知識產權。我們有種說法,叫“人往高處走,貨往低處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其實,在國家推出“一帶一路”戰略后,我們發現大龍網的部署和該戰略高度吻合。大龍網最近推出了“一路一帶”上的“百城百聯”戰略,即由50個中國產業帶城市和50個“一帶一路”海外國家形成互聯互通的商貿格局,中國產業帶城市通過在對方國家開設“前展后倉”的“網貿會”形式,把特定的產業帶城市與對口的海外國家聯系起來,以城市為單位,幫助該城市的企業走出去。
“公共監管倉之創新”
建設海外倉確實是未來的模式,其實我們的模式就是建設海外倉和海外展。跨境這塊畢竟最需要的是本土化……
媒體:物流瓶頸是制約跨境電商行業的一個通病。大龍網沒有選擇在海外自建物流,而是選擇與全球各地的物流商進行合作。您選擇這種物流解決方案的原因有哪些?
馮劍峰:大家的物流問題可以分開來看。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出口國,過去,中國的產品以貿易的方式出口到世界,是沒有物流問題的,否則中國就不可能成為世界工廠了。所以其實跨境電商B2C遇到的物流問題,還是因為觸犯到了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用民用包裹,而不是商用包裹的方式進入對方國家,沒有報關納稅,那肯定是有問題的。關于大龍網,建設海外倉確實是未來的模式,其實我們的模式就是建設海外倉和海外展。跨境這塊畢竟最需要的是本土化,所以一定是要和本土的物流商進行合作,而不是自己去建設全球的物流。
媒體:“公共監管倉”是大龍網在物流領域推出的一種創新舉措,也是您本人對汪洋副總理提出過的建議之一。能否具體解釋一下這一新倉庫的含義?
馮劍峰:跨境電商物流分3段,第一是中國國內,第三是對方國家本土部分,除了特別個別的國家,大部分國家本土物流都是比較成熟的。所以最難的是中間中國物流商到國外轉運上這塊。公共監管倉有點類似于杭州的單一窗口模式,目的是將中國所有賣家的訂單包裹統一起來,集中匯報,快速清關。關、檢、匯、稅都可以統一進行。
O2O模式的跨境“網貿版”
大龍網的跨境展會(網貿會)可以說是移動電子商務時代的廣交會。與廣交會不同的是,我們把廣交會開到對方家門口,而且是365天天天開……
媒體:在海外貿易展會的模式上,大龍網也做出了順應跨境O2O網上貿易的創新。可否解釋一下大龍網展會模式的特點?其與傳統的廣交會模式有何不同?
馮劍峰:在我們的展會上其實是沒有賣家的,只是樣品中心,當客戶來了展館之后會在每個樣品上發現樣品和精品。如果感興趣的話,國外采購商用我們的APP(OSELL)掃描二維碼,就和對應的中國賣家建立聯系。歸納起來,我們的網貿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線上線下結合——我們幫助中國品牌商了解市場、通過APP找到買家,APP幫助全球商人無障礙溝通。線下體驗館幫助全球商人面對面建立信任,促成交易。
垂直品類展會——網貿會幫助中國產業帶的城市對接海外國家垂直零售圈,展會主要以品類為單位舉辦,從而幫助中國品牌商精準地找到海外的對口采購商。
網貿會舉辦場所——我們的體驗館,運用了物聯網技術。在體驗館里面遍布傳感器,可以記錄采購商在館內的活動情況,包括看了哪些產品,對產品有什么評價等。這位中國產品在海外做精準的選品和營銷提供了數據支持,幫助中國品牌了解海外市場。
另外,我們致力于讓中國的制造業走出去,與國外的零售商、產銷商碰面,我們有OSELL APP的方法,“線上約,線下會”,我們在全世界很多國家做展會和海外互動體驗館,讓采購商可以直觀地體驗國內產品。大龍網致力于幫助有夢想的企業實現中國品牌的“龍之夢”,這也是大龍名字的意義所在。
Copyright ? 2009-2023 OSell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大龍網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北京市順義區金航東路3號院27號樓 重慶: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瑞天路156號 電話:023-86682886 互聯網舉報郵箱:report@osell.com 渝ICP備10017976號-17 電商資訊 | 版權聲明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