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網新聞中心

            晉江市吸引大龍網入駐定制“利好政策”

            8月10日,內蒙古滿洲里市政府副市長顧曉峰、俄運通CEO張爽、阿拉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琳一行考察重慶龍工場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大龍網總裁馮劍峰、投資發展中心副總裁殷銘等陪同參觀考察。

            顧曉峰在考察中表示,滿洲里作為中國東北內陸最大的陸運口岸,在對接俄羅斯市場中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在移動互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外貿模式逐漸“遇冷”,跨境電子商務開始變得風生水起,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漸趨成為外貿主流模式。

            基于此,滿洲里對跨境電子商務寄予了厚望,并把其作為當下和未來的外貿主導模式予以定位和推廣。但,也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尷尬:各類跨境電商平臺聚集滿洲里,但后者卻從跨境電商貿易中獲益甚微,地方財政捉襟見肘,不足以對平臺和物流“硬件”進行運維和提檔。

            對此,大龍網總裁馮劍峰支招:非同質化發展,借鑒大龍網的跨境電商模式,以精品體驗店+網貿會的形式實現跨境電商的有效本土化落地;由地方海關和政府組建統一的大型清關公司,把物流和清關做到有效整合;以滿洲里為點,輻射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大城市,以邊貿展會+海外展、倉模式,在做好本土化落地的基礎上提高滿洲里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如何消除“最后一公里之痛”?

            考察中,顧曉峰透露,目前滿洲里市制定出了有關跨境電商的優惠政策,評選出5家跨境電商企業作為試點企業,同時嘗試不同的跨境電商模式。但,基于C端的跨境電商模式在客觀上對對方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致使國內的貨物在抵達C端消費者的過程中變得有些艱難,即貨物出口轉運中面臨著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之痛”及各種潛規則的傷害,其中也凸顯了B2C模式的天然弊端。

            馮劍峰表示,鑒于俄羅斯國土幅員遼闊,就物流方面解決“最后一公里之痛”的基點應該還是對方的當地物流商。但,大龍網從早先的B2C轉型至B2B,專心打造跨境電商B2B商機平臺,不但考慮到基于C端的價格戰愈演愈烈所導致的被動,還考慮到了國家層面的政策導向,即在未來的中國實體制造業出口中外貿B2B所扮演中堅力量。同時,他強調,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外貿B2C在外貿出口中還要面臨售后、語言、文化、習慣及發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的難題,及中國產品在國外毫無品牌影響力的尷尬,和在客觀上對對方的稅收、就業等造成事實損害的問題,并由此引發的或明或暗的“潛規則”傷害,這也是大龍網毅然轉型做B2B跨境電商商機平臺的初衷。

            馮劍峰指出,無論是為傳統外貿引入互聯網思維,還是解決當下B2C面臨的“最后一公里之痛”,很關鍵的是解決體驗和信任的問題,及后續的服務配套體系。就外貿B2B而言,兩個B端的商家不可能僅憑電商平臺的圖片信息、貨物信息等就確定交易事宜,因為交流、信任的問題作為交易的前置必須得到有效解決。基于此,大龍網借鑒微信即時通的社交平臺模式,打造了內置多國語言的APP即時通平臺(OSELL APP),B端商家雙方可以采用母語溝通,最大程度地解決了溝通難題。同時,在世界各地打造體驗館和開展各種商品品類的網貿會,在解決交流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體驗和信任的問題,這也是目前從根本上消除“最后一公里之痛”的最佳途徑和辦法。

            支招非同質化的跨境生財之謀

            考察中,馮劍峰對顧曉峰副市長繼續支招,即如何規避并解決與阿里巴巴等跨境電商平臺產品運營模式同質化的問題。他指出,鑒于俄羅斯隊日韓產品需求量較大的現實,不管采用B2C或B2B,都要堅持差異化(非同質化)的產品運營策略。同時,基于B2B模式,在滿洲里開設體驗館和開展各品類的網貿會,展示中國產品的精品和日韓產品,吸引周邊城市的消費人群進行消費,這也是本土化的策略之一。

            馮劍峰表示,鑒于滿洲里是中俄之間的最大物流戰略口岸,如果雙方開展合作,大龍網會考慮把結算和數據留在滿洲里,而不是把滿洲里僅作為一個“過渡站”,可以考慮在滿洲直接開發適合中小型商人做中小型訂單的全套信息服務產品,包括物流、展會、訂單管理、授權等服務,把經過滿洲里的所有物流服務及所有的散包等都實施數據化,通過數據分析供、采兩端的客戶關系,并基于數據和客戶關系來積極促成“回流”效應,對滿洲里當地延伸開展金融服務、會展服務等。

            支招邊貿“大鎮”變“富鎮”

            在與大龍網交流中,顧曉峰副市長坦陳:希望各大跨境電商企業在滿洲里能夠主動而有效地“落地”,這是目前困擾滿洲里對物流通道進行運維和風控的最大掣肘。他表示,滿洲里本地的物流、服務與阿里、蘭亭、敦煌等跨境電商平臺如何配合,而不僅僅把滿洲里作為物流通道,“曲終人散,錢和數據都沒有留下,這對滿洲里外貿層次的提高是個很大的傷害”。

            他強調,跨境電商企業不管在滿洲里成立中轉中心、結算中心或物流服務中心,都須通過本土化落地來提高滿洲里的外貿層次,而非僅把滿洲里作為一個邊貿“大鎮”和一個物流通道,因為沒有地方財力支持,就無法改善物流服務,就無法提供人才和技術服務,無法對涉外的硬件進行很好的維護和升級,“拿不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做運維和風控的工作,慢慢地物流通道就要萎縮掉,演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對此,馮劍峰表示,滿洲里作為一個邊貿大鎮和物流大通道,除了大宗貨物貿易數據之外,還要保存郵政包裹等數據,即如何把“貨”變成數據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將使滿洲里的發展受益匪淺,并可由邊貿“大鎮”搖身變成邊貿“富鎮”。

            他指出,從長遠角度來看,一是把“貨”變成數據,就是把“貨”變成物流產品,當地的海關和政府可以考慮做搭建當地最大的合法化和陽光化的清關公司,來解決服務費統一收取的問題,對清關和物流服務進行整合,同時做好利益分配的問題,改變過去的“闖關”尷尬;二是把賣、買雙方及品牌數據得以留存,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把客戶關系保留在當地,而大龍網模式就是可供選擇的一種,即“體驗館+網貿會”的模式,并借此促使當地催生更多的貿易型企業;三是以點、面輻射的方式升級滿洲里的外貿層次,即滿洲為點,輻射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幾大城市,以邊貿展會+海外展、倉模式,在做好本土化落地的基礎上提高滿洲里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考察中,馮劍峰總裁還與俄運通CEO張爽、阿拉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琳就跨境電商相關事宜進行了交流。

            跨境電商B2B商機平臺
            Cross-Border E-commerce Opportunity-Seeking B2B Platform
            綜合服務投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