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推動國際合作、強化區域協同的博鰲亞洲論壇,涉及到跨國貿易的話題原本就受到關注,eWTP概念的提出及三部委于3月24日出臺的跨境電商稅收新政等因素助推下,跨境電商成為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焦點熱詞。
在此背景下,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合作伙伴大龍網的創始人馮劍峰,以其致力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跨境電商3.0創新模式,及領先于行業的互聯網+海外倉2.0受到了廣泛關注。
發展新紅利 一帶一路潛力被挖掘
“去年亞洲僅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就達到6.5%,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4%。”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列舉一組數據,在側面解釋了國家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同時,也展現了國家重視博鰲亞洲論壇作為促進國際合作、強化區域協同這一國際化平臺的用意。
眾所周知,在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下,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僅為3%,相比之下亞洲發展中國家6.5%的增速不僅展現了亞洲發展中國家巨大的發展潛力以及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也為經濟增速下滑格局下尋找全新發展空間以及渴望分享供給側改革的中國企業尤其是制造企業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和機遇。
與此同時,無論是中國平衡車領域遭遇歐美制裁后所面臨的困境,還是近期中興被美國制裁所引發的關注,擁有完善法律體系和完整工業鏈條的歐美市場由于其較高的貿易壁壘,雖然有可觀的消費能力,但是對于中國制造企業尤其是普遍缺乏知識產權和品牌知名度的中小制造企業而言,并非最好的選擇。正如大龍網創始人、CEO馮劍峰所言,“人往高處走,貨往低處流。在中國產能過剩的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新興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并沒有被滿足。”另據了解,一帶一路戰略蘊含著其沿線60余個國家、44億人口、以及貿易總額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巨大紅利。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歐美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對于中國制造需求更加多樣化,大到家居汽摩、小到五金配件,國內每一個產業帶城市都能對接到某個國家。以大龍網已經布局的阿聯酋為例,作為中國多年在西亞北非地區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2014年兩國雙邊貿易額已達548億美元。中國的輕工、日用品、家居用品、電子產品不僅在當地暢銷,而且還被中轉到非洲大部分地區,輻射人口達到13億多,是中國制造重要的需求市場之一,也是前景廣闊的轉口市場。對于備受產能過剩而急欲尋找全新消費市場的中國制造企業而言,這一潛力無限的市場不僅是進一步發展的新支點,更是保障其生存并進行轉型升級以不斷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直擊痛點 跨境電商3.0、海外倉2.0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雖然市場空間巨大,不過中國企業要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仍有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馮劍峰基于其深耕跨境電商的經驗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歸納。
首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大障礙在于國界。B2C模式實質上把對方國家的產業鏈全部革命了,尤其是對最能拉動交易標的國就業的零售行業造成沖擊,損害了交易標的國最重要的稅、知識產權、就業等這些重要利益,極易引發貿易標的國的反撲。所以基于國界的這種反撲,這就是傳統貿易所謂的貿易壁壘。
其次是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是指商品配送、售后服務等問題。一個中國的企業如何跨越對方國家的最后一公里?通過全球本土化這條途徑,可以到對方國家去做,利用對方國家的人去做。但目前的現狀是很多中小微企業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所以最后一公里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屏障。
最后是目前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還缺乏品牌影響力,在沒有品牌的掩護下,很多中小企業實際上是在裸軍作戰。為什么叫裸軍作戰?品牌意味著議價能力,沒有品牌,意味著在全球出售商品不能議價。在沒有品牌和渠道的掩護下,這種裸賣的方法只會把中國制造在國際上的品質口碑再打回原形。此外,由于在接觸未知世界時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恐懼,目前很多中國企業對海外市場基本上處于一無所知的狀態。
正是基于這些問題尤其是貿易壁壘對全球貿易所造成的障礙,馬云也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中提出了eWTP的倡議,并受到普遍關注。不過相比備受關注的eWTP 而言,大龍網已經憑借布局50多個2.0海外倉的經驗累積為中國企業打造了全面解決方案的跨境電商3.0模式。
據了解,大龍網協同網貿會打造的“互聯網+”時代的海外倉2.0即網貿館,為中國出口企業提供“兩信一保”的整合式解決方案,不僅解決了跨境交易的信任問題,還可提供集物流、資金流等于一體的信息,并為中國出口提供量身定制的保姆式服務。此外,還可提供保障交易安全及信任的代收貨款、旨在解決散單發貨的拆包拼裝、提升商品競爭能力的保稅以及為提升物流滿意度的第三方物流整合能力等功能。
考慮到一些中小企業在通關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大龍網還推出了跨境電商基礎交付及通關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本著“就近就地”原則,為打算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提供了集通關服務平臺、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在線交易平臺、跨境電商公共監管倉等一攬子跨境貿易解決方案。
此外,網貿館前面的展廳作為出口商品融入海外本土市場的跳板。大龍網及網貿會協同打造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圈,主要面向海外零售商,既能提供線上及移動端的商品查詢、實時交流功能,也能讓當地零售在網貿會的展廳實地體驗商品。通過展廳內場景化體驗,加深國外零售商對中國優質商品的了解,同時融合了當地風土人情及消費習慣的實景式展示方式更有利于當地零售商了解這些出口商品在當地的發展前景。
把握制造業升級新機遇 讓全球中小企業對接中國制造
作為匯聚了全球政商精英的世界性舞臺,如何抓住國家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供給側改革的全新機遇,不僅是參會中國企業熱議的話題,也吸引了諸多跨國公司的關注。對此,馮劍峰也基于自身長期從事跨境電商的視角給出了獨到的解讀。
馮劍峰指出,以工業4.0為核心的制造業升級,本質上是由于當前我國所存在的制造業過剩現狀,不過在他看來,我們產能過剩雖是事實,但是全世界消費品的多樣性需求并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則是我們的機遇。從這一點來看,不能精細化、柔性化的生產,進而造成生產的不精準性,是造成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
基于以上現實狀況,一方面我們要學習德國、美國的信息化技術,優化我們的智能制造,精準化生產。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我們可以借助智能數據也就是海外市場消費大數據的搜集、分析,或者是用“互聯網+海外展倉”的海外倉2.0大數據的方法,來對接全球的中小企業和中國的制造業,進行定制化的生產,精準化的生產,促進中國工業4.0版本的升級。
之所以如此自信提出這一解決方案,同樣是來源于馮劍峰及其所帶領的大龍網&網貿會所進行的有效實踐。據悉,為了應對互聯網快速普及時代消費者瞬息萬變的消費需求,網貿館運用物聯網技術,在體驗館里面遍布傳感器,可以記錄采購商在館內的活動情況,包括瀏覽人次、看了哪些產品、停留時間等。這些來自海外的海量消費數據在經過大龍網大數據平臺處理后,將通過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圈中的OSELL APP平臺實時反饋至國內出口廠家,讓這些出口制造企業能有的放矢針對海外消費者需求進行定制化的研發和生產,并同步將這些信息通過OSELL APP平臺反饋至海外零售商,打造全新的C2M出口模式。
而大龍網&網貿會打造的這一模式也得到了總理的認可。博鰲期間與全球企業家座談會中,在聽取了馮劍峰關于海外倉2.0及跨境電商3.0以大數據助力制造業升級的相關做法后,總理指出,大龍網做的全球中小企業對接中國制造的平臺很有意義,大數據解決產能過剩有意義。
Copyright ? 2009-2023 OSell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大龍網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北京市順義區金航東路3號院27號樓 重慶: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瑞天路156號 電話:023-86682886 互聯網舉報郵箱:report@osell.com 渝ICP備10017976號-17 電商資訊 | 版權聲明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