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5月27日電(記者楊茜 蒲文思)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應用和實踐,會有那些機遇與挑戰,如何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力量?
27日,大數據助力鄉村振興高端對話在貴陽舉行,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農業實體經濟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可加快智慧農業、數字鄉村的建設,延伸農業產業鏈條,高質量的產業價值鏈和供應鏈的形成,可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綠色、生態、智能是農業產業發展的趨勢,糧食安全仍是重點。中國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春生認為,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在農業產業的運用,以實施精準農業,有效提升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效益和效率,進一步穩定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確保農產品的供給質量安全。通過大數據將產品與市場供需進行有效銜接,使農產品有好市場,農民因此增加收入,獲得幸福感。
隨著數字鄉村的建設,安全問題將會越來越突出,大龍網集團董事長馮劍峰提出,農業產業的要素數據,涉及農產品可持續發展,更涉及每個人的健康,只有不斷重視農業產業發展中的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才能在安全中發展。
奇安信集團首席戰略官劉勇表示,涉農資源要素被不法攻擊和利用,對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都將造成嚴重損失。他認為應該建立體系化的鄉村網絡安全管理規范,建立聯動的協調工作機制,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與安全管理措施融合,提升對鄉村數字安全治理能力。
涉農資源要素數據共享中,如何建立安全屏障,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助理代表張忠軍回應,政策的監管必不可少,縮小鄉村和城市技術水平差距是實現機遇最大化的一種方式。為更好的擁抱數字農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糧農組織積極支持促進數字農業領域國際經驗交流和合作。
李春生提出,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信息建設、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的發展,這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法律法規,建成有效、管用的連接機制和激勵機制。運用大數據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服務,促進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李春生說:“鄉村振興既需要中高端專業人才,還需要大量技能農民,多形式、多層次培養各類人才,是中國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發展道路。”
Copyright ? 2009-2023 OSell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大龍網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北京市順義區金航東路3號院27號樓 重慶: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瑞天路156號 電話:023-86682886 互聯網舉報郵箱:report@osell.com 渝ICP備10017976號-17 電商資訊 | 版權聲明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