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李克強總理親切接見大龍網創始人馮劍峰,指出“大龍網做的全球中小企業對接中國制造的平臺很有意義,大數據解決產能過剩很有意義”。
中新網3月18日電 備受全球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即將召開,作為每年兩會熱點深入解讀的地方,這里將如何探討政府報告中提到的“海外倉”,引來各界猜想。近來,因“海外倉”頻繁受到媒體關注的大龍網,又登上博鰲合作伙伴名單,似乎透露出了更多解讀的空間。
談到海外倉我們在談什么
從兩會到博鰲,“海外倉”的討論熱度不斷升級,從一路點贊到企業紛紛“貼金”海外倉,再到最近的“心急吃不了海外倉”、“海外倉害苦了中國制造”等各類論調。其實關鍵點無非是,政策的風已經掛起來了,但是“豬”們還沒穿好裝備就已經站在風口上了。
海外倉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大的波瀾,更多的影射出中國制造業轉型期的艱辛。一方面國家及地方政府不斷出臺支持企業建“海外倉”的政策,鼓勵出口電商企業能逐漸摒棄粗放式的賣貨模式。而另一方面政府支持企業建設海外倉,“建設”二字似乎有些太“重”了,讓那些跨境電商企業如何承受。
試想一下,企業想要在國外創建海外倉,光有員工、場地、設備、物流渠道還遠遠不夠,還有稅務、倉庫混亂、仿品被查、匯率波動......此外還得考慮多久能營利、爆倉與效率低下、經驗短板、異地管理等等一系列問題。
當然,這些問題大龍網比大多數企業遭遇的更早,大龍網創始人、CEO馮劍峰介紹到,“海外倉并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2014年我們就在莫斯科打造了首個前展后倉的中國精品體驗館并開始探索行之有效的海外倉,如今公眾擔心的海外倉問題我們早就經歷過了,也更有經驗。”但馮劍峰同時強調,過去做的海外倉絕對不是現在中國制造需要的海外倉,海外倉早就升級了。
大龍網和他的海外倉2.0
過去的海外倉,主要目標是為出口企業提供倉儲、物流服務以及提升海外客戶配送滿意度,顯然,這樣的海外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中國制造走出去的需求。馮劍峰認為,目前跨境電商企業需要轉型的目標是,為中國知道出海做向導,幫助中國企業打造海外品牌、獲取定價權及渠道話語權。這種互聯網+海外倉的模式,馮劍峰稱之為海外倉2.0。
大龍網作為中國第一批建設了海外倉的跨境電商企業,于2015年和網貿會的全面協同,以莫斯科為試點打造了全新前展后倉的網貿館,成功完成了海外倉1.0向海外倉2.0的轉型。
如果說海外倉1.0是跨境電商在布局海外倉儲物流配送渠道,那么海外倉2.0,是在為中國制造走向海外鋪路,提供倉儲物流配送之外的整合外貿解決方案。不僅解決跨境交易信任問題,還可提供集物流、資金流等于一體的信息,并為中國出口提供量身定制的保姆式服務,此外還可提供保障交易安全及信任的代收貨款、旨在解決散單發貨的拆包拼裝、提升商品競爭能力的保稅以及為提升物流滿意度的第三方物流整合能力等功能。
不僅如此,海外倉2.0還將打破海外倉以收取倉儲、物流服務費的盈利模式,正如馮劍峰所說,海外倉決不能成為跨境電商企業不能承受之重,它應當也必須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豐富盈利模式。目前大龍網已經搭建了一個中國制造走出去的免費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走出去的中國制造企業已逾4萬家,而最終網貿會通過提供物流、通關、支付、數據、金融、品牌、法律等服務進行盈利。
細數中國制造企業,真正帶著品牌走出去的屈指可數,無數的中國制造企業急需一個試水的機會。筆者以為,大龍網所構建的這個免費的平臺,正是刺激中國制造放開步伐走出去的第一步。同時,在這個平臺上,企業能通過全球50個城市的網貿館展示產品,大龍網還能將海外消費大數據通過云平臺第一手反饋至中國制造企業(C2M),讓中國制造企業有針對性的試水。
“我們愿意將我們打造海外倉的經驗與眾多同行以及打算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分享。”我想這才是大龍網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合作伙伴的最真實的原因吧,而更多海外倉2.0的內容,且等博鰲開幕。
新聞鏈接: http://gd.people.com.cn/n/2014/0701/c123932-21554150.html
Copyright ? 2009-2023 OSell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大龍網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北京市順義區金航東路3號院27號樓 重慶: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瑞天路156號 電話:023-86682886 互聯網舉報郵箱:report@osell.com 渝ICP備10017976號-17 電商資訊 | 版權聲明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
![]() |
|